近年来,中小微企业成为支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但融资难却成为其生存和发展壮大的“瓶颈”。为更好的助力中小微企业,服务实体经济,2019年3月6日,由中国融资租赁(西湖)论坛(以下简称“论坛”)主办的“西湖论道,大家谈租赁”(第一期)在杭州成功举行。
活动基于当前形势下“中小微企业融资租赁业务如何破局”主题进行了全方位研讨。国控租赁副总经理侯奔等多位行业嘉宾结合实操案例进行了精彩分享,租赁企业高管共40余人出席。
会议开场,论坛执行理事长、主持人程东跃先生首先对于此次论道的选题背景进行了精彩阐述。首先,融资租赁这一金融工具的产生,最早源于实体经济,同时服务实体经济。其特征之一以物为载体而实现融资。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地方各级政府多次强调要服务中小微企业。对融资租赁来讲,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这是融资租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其次,当下,很多融资租赁公司都把业务方向瞄准了大型企业,包括央企,大型地方国企、行业龙头企业等,或者这几年风靡一时的地方政府平台。从客观来讲,这些大型企业和平台公司并不是大部分租赁公司能参与的。而中小微企业恰恰是我们大多数融资租赁公司的主要业务市场。所以从这点来讲,如何开拓市场,如何破局,是融资租赁公司面临的当务之急;第三,很多融资租赁公司都在开始摸索,或者在考虑如何进入该市场,如何开拓这个市场。但是,事实上存在的中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穿透式的管理跟不上,费用、人力成本高等问题阻碍了其中小微业务的开展,导致其犹豫不决。在这个背景下,我们此次西湖论道选择“中小微企业融资租赁业务如何破局”这个主题就显得特别有意义。
论坛理事长俞雄伟首先就中小微融资租赁业务的难点,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与看法。俞总表示,“服务中小企业是必然的,尽管道路曲折,但前途光明。”并引用魏杰教授的话,发展民营经济需要理论创新、法律必须调整,必须保证法律的公平、公正。对解决融资难也好,解决租赁公司的服务也好,这两点必须进行创新、调整,这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很多租赁公司在服务中小微企业方面做了很多很好的实践和探索。服务中小微企业存在:1、单个规模偏小,商业模式、盈利模式不容易产生规模效益。2、信息不对称或者是信用风险的问题。随后,俞总从互联网和大数据、风险控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就如何破解这些难点进行了深入剖析。
论坛学术顾问宋伟农围绕如何通过深耕企业产业链上下游,更好地开展中小微融资租赁业务进行了精彩的论述。他坦言:第一,改变观念,要认识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租赁服务是商租企业重要的市场,融资租赁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可以伴随着其共同成长。第二,创新思路,一定要打破传统的业务思维和业务模式,创新业务模式、风控机制、产品设计和担保方式。第三,创新产品。尤其是新经济和新业态,产品设计不能拿老的工具包打天下。第四,创新担保方式。融资租赁公司很多时候做不下去是担保方式没有解决。最后,宋伟农顾问从供应链入手,着重就如何大力开展供应链融资租赁业务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对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租赁难点,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国控租赁副总经理侯奔围绕中小微民营企业风险管理展开了自己的论述。做中小微民营企业需要明确自己的风控策略,有四类风控策略可供参考:第一,做行业专家,行业专精识别实质性风险,赚取风险收益;第二,“广覆盖,低授信”,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第三,通过强担保手段,强调第二还款来源;第四,引入更多的技术手段,通过大数据等方式辅助风险管理。侯奔提出这四类策略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适当的结合。最后,关于运营管理的模式。在控制风险前提下,想方设法地提升效率,这是做中小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小微融资租赁顶层设计师赖以涵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也谈了自己的看法。赖总认为小微企业因为高度信息不对称得用比较高的定价弥补可能的损失,但在实操上又不能因为比较高的定价反而找到比较高风险的客户,这是做小微里很重要的一环。所以除了本身风险辩别的专业外,也有赖于来融资租赁企业对自身的产品定位、让高价格也等于高价值、除了想办法取得较高的价格谈判的地位,让自身的风险与收益取得平衡,也让企业因为使用此笔资金获得较高的效益,达到租赁公司与企业的双赢,譬如定位在企业的补充性资金,或是在效率、额度与期间等等等条件的弹性做出差异化、或是在某一细分市场里高度专业化降低风险辩别的信息成本。
汉鼎宇佑租赁公司董事长王显尧也分享了自己的见解。他提出,被动的大数据风控转成主动大数据的应用。产业与金融相结合,金融就可以利用产业特有的风控手段。还有技术服务的控制权,整个系统要有一个大数据运营,还有硬件的管理。另外,投资与投资效率的问题,运营不好的话,投资效率也会降低,肯定也有要很好的配合度。所以产业既要有技术服务的风控手段,也要有留置权的风控手段。
广发租赁研究发展部总经理董丁谈到如何利用投行型租赁的比较优势对中小微企业业务进行产品设计和资金对接。第一,在产品端,创新发展无形资产租赁、分成租赁和附认股权证的融资租赁。无形资产租赁迎合产业结构演进、新兴产业轻资产化趋势,以企业持有的专利、软件著作权、商标等作为租赁物并以第三方评估加两个平台合作作为补强力的抓手,广发设有TMT部门从事该类业务专业化。分成租赁,将“项目分成”融入传统融资租赁的交易结构中,在保持债权融资本质的前提下具备股权收益特征,租金设计灵活多样。“租赁+认股权证”是相对其他租投联动模式退出机制最为灵活,可通过行权时股权转费用或行权前以期权转让退出。第二,资金对接。券商的OTC作为场外ABS渠道,比照场内ABS产品基础资产要求,发行机制较为灵活。
立根租赁(上海)业务部总经理强国炜也做了重要的分享。首先,要选行业,选对行业就成功了一小半。其次,获客,最重要是属地化。找到客户群之后再做的话,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第三,到达。做中小微时间久了各种方式都用过,这也显示了做中小微和做平台对人员营销能力的要求,成功率比较高的方式有厂商推荐,行业协会推荐以及同业之间的推荐等。第四是尽调,这是业务人员综合能力的体现,最重要是当地没有利害冲突企业或银行等侧面验证,获得更深入信息。后续就是导入公司,公司针对中小企业业务体系化建设将是能否成功的关键。
随后的研讨环节,与会嘉宾就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小组交流,现场讨论氛围活跃。